DOE實驗設計運用與分析實戰
2025-01-24 21:06:18
講師:何健 瀏覽次數:3018
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DOE實驗設計運用培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DOE實驗設計運用培訓
課程背景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判斷新配藥方的療效是否比原配方藥物療效好些?采取措施后合格率是否提高?4M1E發生變化后品質如何呢?公司生產出的產品是否服從正態分布?是否表現一種穩態?開發新產品時如何快速找到合理的加工和試驗條件?如何付出盡可能小的成本準確找到試驗條件的具體參數?
也許你是運用改善前后抽樣檢驗,然后和規格比對的方法,但你有沒有考慮到抽樣是有風險的,明明在工廠檢驗是合格的批,但交到客戶手中卻出現了不良,引來了客戶的投訴,嚴重時甚至失去客戶的信賴。那么你怎樣平衡生產者風險和消費者風險呢?
也許你是反復的做試驗?也許你把所有的條件進行了組合,但是你沒有考慮到試驗條件的增加,試驗次數會成幾何級的遞增,讓你花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卻得不到合理的結果。
如果我們先把某個結論當成一種假設,然后科學的收集樣本,根據樣本的觀測值情況,運用統計手法對假設進行檢驗,并做出科學的判斷,這類以“判斷”為輸出結果的質量分析手法就是6s團隊中運用最多的統計工具“假設檢驗”。能夠準確幫助你確認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
許多項目在形成改進方案時面臨一個重要問題:在相當多的可能影響y的自變量中確定哪些自變量x確實顯著的影響著y,怎樣改變自變量或如設置這些自變量使y達到*值,這時計劃一批試驗,并嚴格按照計劃在設定的條件下進行試驗,獲得新數據,然后對之進行分析,獲得改進的途徑,這門科學就是DOE。
6s活動的五大階段:界定、測量、分析、改進、控制,其中分析階段的假設檢驗;改進階段的DOE,通常認為比較高深而運用者寡,本課為你深入淺出的講解這些重要的知識,提供實用的質量管理技巧,幫助企業實現經營績效的突破。
培訓收益:通過學習本課程,您將能夠:
1)掌握平衡生產者風險和消費者風險的方法
2)優化因子水平,使之與制造工藝相配合
3)學會運用均值、方差的假設檢驗手法,確認改善前后品質的變化情況,得出科學準確的結論,安定生產。
4)確認改善措施的有效性,尋求品質改進的方向,提升品質。
5)確定工程品質分布情況,創造一個穩定的工程。
6)掌握一元和多元配置試驗方法,幫助你進行新產品的開發、設定最適宜加工條件、降低不良、削減試驗成本
7)減少產品設計周期,控制產品開發成本。
課程結構及特色:
最前沿的理論講解加500強企業管理案例分析,實戰性強。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培訓大綱:
第一章:統計手法基礎:DOE知識入門
1)DOE導入
2)質量管理的兩項活動:維持和改進
3)品質機能的變異與損失
4)DOE設計流程
5)DOE常用工具:方差分析和回歸分析
6)數據的整理及分析:直方圖
7)從直方圖到正態分布
①平均值、極差、中值、標準偏差的求解方法及在質量控制中的作用
②正態分布及其研究
③正態分布中工程不良率的確定與分析
④3s與休哈特控制圖分析
⑤工程能力分析
⑥工程穩定與否的判斷:Xbar-R控制圖
第二章:DOE設計的重要理論基礎:假設檢驗的基本觀點
1)假設檢驗的定義及觀點(案例導入)
2)假設檢驗的基本原理
①小概率事件原理
②帶有概率性質的反證法原理
3)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
①建立假設:原假設和備擇假設
②選擇檢驗統計量和確定拒絕域:
③給出檢驗中的顯著性水平a:檢驗的兩類錯誤
④給出臨界值(各種分布表的使用)
⑤根據樣本觀測值,計算統計量的值。
⑥檢驗假設是否成立
⑦從技術上探討檢驗的結果
第三章:DOE常用工具:假設檢驗方法及案例分析
1)均值假設檢驗的種類及選擇規則
①U檢驗:母平均和基準值的檢驗(母標準偏差已知)
U檢驗的運用范圍
案例分析
〈U表的使用
〈統計量u0的計算
②t檢驗:母平均和基準值的檢驗(母標準偏差未知)
t檢驗的使用范圍
案例:電池容量采用漏液對策的試生產品,要檢驗容量是否發生變化
③F檢驗、t檢驗:無數據對應,兩個母平均的差異檢驗
檢驗的前提條件:等方差、樣本獨立
確定等方差:F檢驗
確認改善前后的品質狀況:t檢驗
案例:焊接好的批和不良批均值是否有差異
2)方差檢驗的種類及選擇規則
①??檢驗(擬合優度檢驗):母方差和基準值的差異檢驗
第四章:DOE常用工具:回歸分析簡介
1)回歸分析基礎知識
第五章:DOE實戰
1)DOE定義
2)何為試驗效果
3)如何抓住影響試驗的要因
4)DOE的基本術語:因素(因子)和階次(水平)
5)試驗單元和試驗環境
6)容易出現錯誤的試驗方法分析
①無隨機化
②限定條件得到結論
③要因相互作用:相乘、相除、相加、相減
④試驗誤差
⑤信息技術的利用
7)DOE的基本原則
完全重復
隨機化
區組化
8)DOE的類型
9)DOE開展的主要步驟:計劃、實施及分析
①明確目的
②試驗模型與誤差:特性的確定:
望目
望大
望小特性
③試驗因素的確定:
控制因素
標示因素
布洛克因素
④階次的確定方法
直線相關時的確定方法
曲線相關時的確定方法
⑤試驗的隨機性
⑥確定最適宜的條件:方差分析
管理圖的繪制
全體變動的設置
群間變動
群內變動
F檢定
方差分析
L.S.D檢驗
最適宜條件確定
第六章:一元配制試驗條件設定與方差分析的運用:案例分析
案例:提高薄板阻力加工相關工序能力試驗條件的設定(可根據行業情況更換案例)
1)何為一元配置試驗
2)數據分析
3)判斷工程是否穩定
4)全體變動的計算
5)修正項CT值的計算
6)群間變動計算
7)群內變動計算
8)求解方差及自由度
9)進行方差分析確定因素是否有效
10)確定區間推定值
11)確定最適宜條件
第七章:正交試驗條件設定(多元配置試驗條件的設定)
1)完全型試驗存在的問題分析(不足點)
2)完全型試驗浪費點
3)不完全試驗的自由度個數選擇
4)正交表的種類
5)LN(kn)表示的正確解讀
6)各類正交表的展示(2水平系列、3水平系列正交表的講解)
7)正交表的性質
8)完全型試驗和不完全型試驗的比較
9)正交表因素的配置方法
無交互作用因素的配置
有交互作用因素的配置
點線圖的使用
因素配置不科學的后果
不完全型試驗案例分析:塑膠成型條件的設定
1)計算自由度
2)選擇合適的正交表
3)點線圖的使用
4)在正交表中配置因素
5)亂數表法確定試驗順序
6)確定試驗條件進行試驗
7)試驗數據的收集
8)計算主效果和形成坐標圖
9)主效果坐標圖的考察
10)計算全體變動、群間變動、群內變動
11)制作方差分析表格進行方差分析
12)貢獻率的計算
13)去除效果小的因素的方法
14)確定*水平
第八章:田口方法簡介
1)三次設計的概念
2)引起質量波動的噪聲、干擾
3)三次設計的主要內容:
系統設計
參數設計
容差設計
第九章:學員練習及其他成功案例分享
DOE實驗設計運用培訓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29518.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何健
[僅限會員]
品質管理公開培訓班
- SPC統計過程控制實戰訓練 何小勇
-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及工具 李老師
-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 丁遠
- 現場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8D 劉老師
- 卓越軟件測試質量體系*實踐 講師團
- 新舊QC七大工具 胡老師
- FMEA&APQP&PPA 劉老師
- 抽樣檢驗與品質保證 劉老師
- 質量成本管理 仇老師
- DOE實驗設計 鄧老師
- 注塑零缺陷原因分析 鄧益善
- ISO/TS16949:2 鄧老師
品質管理內訓
- 《SPC 統計過程控制》 謝鳴
- 質量風險管理(制造型企業) 張勝
- 《MSA 測量系統分析》 謝鳴
- TQM全面質量運營管理 王國超
- 《從源頭提升設備研發質量》 謝鳴
- 《質量保證核心職責與實戰技 金宗杰
- 《數據的力量》 基于Min 謝鳴
- 品質管理(QC)小組活動 張勝
- 《產品先期質量策劃(APQ 謝鳴
- AI賦能--質量數據分析與 程平安
- 5M1E--現場質量管理控 程平安
- TQM全面質量管理與零缺陷 凌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