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spc統計過程控制課程培訓
課程背景
SPC是應用統計技術對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并調整相關質量特性參數,從而達到改進與保證質量的目的。早期的質量檢驗主要是在產品制造出來后才進行的,即事后把關。而在大量生產的情況下,由于事后檢驗信息反饋不及時所導致的生產損失很大,故又萌發出“預防”的思想,從而導致質量控制理論的誕生休哈特博士出于對西方電氣公司所制造的產品變異或波動的關注和對抽樣結果的研究,提出統計過程控制(SPC)理論,在1924年首創過程控制的工具——控制圖。在控制圖應用和發展的80多年中,它對產品的質量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世界各地特別是在歐美和日本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在我國,自1978年全面推行質量管理科學方法以來,已制定出控制圖的多項國家標準。這些標準已在有關工業部門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來隨著中國工業的高速發展SPC已經成為許多企業進行連續生產質量監控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汽車工業,SPC早已納入ISO和TS質量體系,成為準入市場的必備條制手法。
根據客戶具體需求現場構建品質保證體系。
課程收益
了解什么是SPC。
了解控制圖的原理。
掌握基本計量型控制圖的制作和判異標準。
掌握基本計數型控制圖的作和判異標準。
通過案例與練習,有效提高質量、生產和工程技術人員分析與解決質量和過程能力問題的技能。
課程對象
企業、科研和服務行業的開發、生產、質量、技術、工藝、人員以及對統計過程控制感興趣的其他人士。
課程大綱
一、SPC的產生——控制圖之父
1、SPC在歐美和日本
2、SPC在中國
二、什么是SPC?
1、過程的兩種狀態
2、過程受控和失控
三、控制圖的原理
1、控制圖的界限
2、控制圖的類型
3、控制圖的構成
4、控制圖的選擇
5、均值-極差圖和均值-標準差圖
6、判異準則
7、控制圖趨勢
8、控制圖生成和應用
9、子群和抽樣
10、分析用控制圖
11、控制用控制圖
案例
12、單值-移動極差控制圖
練習
13、規格界限與控制界限
14、計件型控制圖
15、計點型控制圖
16、計數型控制圖的優點與缺點
17、P圖案例
18、U圖案
四、總結
1、針對控制圖反映采取措施
2、使用控制圖的步驟
3、控制圖總結表
4、控制圖假設總結
5、使用控制圖的常見錯誤
6、過程改進循環
五、預控圖介紹
1、預控制圖
2、預控制規則
3、預控制圖例
spc統計過程控制課程培訓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91505.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劉小明
品質管理公開培訓班
- 注塑零缺陷原因分析 鄧益善
- 現場質量問題分析與解決8D 劉老師
- 質量成本管理 仇老師
- FMEA&APQP&PPA 劉老師
- 新舊QC七大工具 胡老師
- 抽樣檢驗與品質保證 劉老師
- DOE實驗設計 鄧老師
- SPC統計過程控制實戰訓練 何小勇
- ISO/TS16949:2 鄧老師
-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 丁遠
- SQE供應商質量管理及工具 李老師
- 卓越軟件測試質量體系*實踐 講師團
品質管理內訓
- 《從源頭提升設備研發質量》 謝鳴
- 5M1E--現場質量管理控 程平安
- 《MSA 測量系統分析》 謝鳴
- 《SPC 統計過程控制》 謝鳴
- TQM全面質量運營管理 王國超
- AI賦能--質量數據分析與 程平安
- 《數據的力量》 基于Min 謝鳴
- 《質量保證核心職責與實戰技 金宗杰
- TQM全面質量管理與零缺陷 凌棟梁
- 品質管理(QC)小組活動 張勝
- 質量風險管理(制造型企業) 張勝
- 《產品先期質量策劃(APQ 謝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