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并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序、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li)(li)儀、禮(li)(li)節、禮(li)(li)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de)規律性,其基(ji)本的(de)禮(li)(li)儀原(yuan)(yuan)則:一(yi)是(shi)敬人(ren)的(de)原(yuan)(yuan)則;二(er)是(shi)自律的(de)原(yuan)(yuan)則,就是(shi)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dong)、自覺自愿(yuan)、禮(li)(li)貌待(dai)人(ren)、表里如一(yi),自我(wo)對(dui)照,自我(wo)反省,自我(wo)要求,自我(wo)檢點,自我(wo)約(yue)束,不能妄(wang)自尊大,口是(shi)心(xin)非(fei);三是(shi)適(shi)度的(de)原(yuan)(yuan)則,適(shi)度得體,掌握分寸(cun);四是(shi)真誠(cheng)的(de)原(yuan)(yuan)則,誠(cheng)心(xin)誠(cheng)意,以誠(cheng)待(dai)人(ren),不逢場(chang)作戲,言行(xing)不一(yi)。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