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ke)程(cheng)描述INTRODUCTION
標準工時測量與改善
日程安(an)排(pai)SCHEDULE
課(ke)程(cheng)大綱(gang)Syllabus
課程目標:
通過培訓,了解標準工時的構成、測量方法、影響因素、制定步驟,寬放率及標準工時的改善。生產績效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提高生產效率。
本培訓主(zhu)要(yao)提供標準工(gong)時、績效(xiao)與生產(chan)效(xiao)率的基本知識,訓練技術與管(guan)理人(ren)員(yuan)怎(zen)么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制造(zao)業中去。
參訓對象:
工(gong)(gong)藝工(gong)(gong)程師,精益制造工(gong)(gong)程師,IE工(gong)(gong)程師,生產主管,生產經理,工(gong)(gong)程經理等(deng)
授課形式:
知識(shi)講解、案例演示(shi)講解、實戰(zhan)演練、小組討論、互動交流、游戲感(gan)悟、頭腦風(feng)暴、強調學員(yuan)參(can)與。
課程大綱:
第一單元:標準作業的推行
1.標準化作業的意義
代表最好、最容易與最安全的工作方法。
提供了一個保持技巧和專業技術的*方法
提供了一個衡量績效的方法
表現出因果之間的關系
2.標準化三要素
周期時間
作業順序
標準持有量
3.作業標準化內容
作業名稱
作業目的
作業步驟
作業設備
作業動作
作業控制內容
作業質量標準
作業環境
4.標準化作業內容
標準化作業表
標準化作業描述
7種浪費(在過程中識別價值)
WIP標準化
批次生產操作實例
標準化作業工具
時間觀測表
標準作業表
標準作業組合表
產能表
工序條形圖
百分比負荷圖
第二單元:標準工時的定義與作用
1.時間研究的定義
游戲一:撲克牌游戲
2.標準工時的定義及分類
3.標準工時制定的基本條件
合格工人
作業標準
正常的環境和條件
普通熟練程度和正常速度
注:測量標準工時一定要注意上述四個要素。
4.標準工時分類
人的工時-Labor Hour
機器工時-Machine Hour
案例一:人機協作改善 案例
5.時間研究的層次
動作(適合動作密集型)
作業要素-若干動作集合而成
操作-若干作業要素的集合
程序-完成某項工需要執行的作業串
活動-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經歷的過程,由若干程序或工作站組成
功能-構成產品的組件或零件,保證達到某個特定目的所必須的所有活動。
產品-完成最終的產品
6.擇合適的測量等級,切不可生搬硬套。
討論:分組討論各自企業制定標準工時所遇到的問題。
7.標準工時的作用
成本管理(產品管理部)
產品制造成本計算
委外加工定價的計算
工廠生產管理(生產部)
生產計劃
產能管理(設備管理)
生產線平衡
8.作業方法改進
9.多技能培訓
第三單元:標準工時的構成與制定
1.標準工時的構成
1)主作業時間:
a.目標作業(主體作業)
b.輔助作業
2)準備作業時間
a.如換型時間
b.開班前期的準備工作
c.換型后后道工序的起始等待
3)富余時間
a.私事富余(喝水,擦汗等)
b.疲勞富余
c.作業富余(質量問題處理)
d.工廠富余(5S、晨會)
2.標準工時的制定步驟與注意事項
3.標準工時制定的八步驟
4.測量標準工時的要點
5.分組討論:各自企業中有哪些直接與間接人員。
第四單元:標準工時的測定方法
1.直接觀測法
2.秒表測時法
3.攝像法-要剔除其中的浪費時間
4.工作抽樣法
5.預定時間標準法-PTS
6.模特排時法-MODAPTS(重點)
練習:用模特排時法計算給定作業的標準工時
7.幾種標準工時測量方法的比較
案例五:作業要素表在工時測定中的應用。
第五單元:標準工時的寬放及改善
1.學習曲線及其應用
學習曲線
如何基于學習曲線提高效率
2.評比系數的設定方法
3.速度評比法
4.平準化法
5.客觀評比法
標準工時調整系數
努力度調整系數
熟練度調整系數
工作環境調整系數
6.標準工時的PDCA改善循環
練習:根據視頻分析如何改進作業,縮短節拍時間,解決產線平衡問題。
第六單元:預置時間法—Mold法
1.預置時間法適用范圍
2.預置時間法的21 個動作要素分解、詳細講述
3.移動動作和終結動作的結合
4.如何計算時限動作
5.如何對操作外的輔助動作進行補償
6.Mold法的時間設立和動作補償
7.模擬練習并進行Mold法工時的制定
8.Mold作業的動素改善活動
根據車間實際視頻進行工作分解和時間設定
動作優化ECRS的運用
SOE順序表的應用進行作業行為的優化和標準操作設計
視頻分析運用
第七單元:效率與績效改善體系
1.時間分類
出勤時間
規定休息/用餐時間
有效工作時間
損失時間
熟練程度
質量損失(原料、不合格品)
設備故障時間
2.作業方法
生產率的提升維度
3.員工相關的時間損失
4.IE技術
5.人因工程(線體高度、工位布局)
6.員工績效
7.車間相關的時間損失
8.員工績效體系
9.員工績效改善六部法
課程回顧,答疑
講師介紹:張老師
德國烏爾姆大學工商管理和工程學雙碩士,東華大學管理學碩士。同濟大學機械自動化學士。曾擔任多家世界500強公司中高層管理職務,熟悉制造業管理、公司營運和團隊建設。目前為專職培訓講師、企業管理咨詢師,主講工廠營運管理及相關管理類、生產流程管理相關技術課程,提供公開課、內訓課以及管理咨詢服務,同時受聘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東華大學管理學院,為MBA、EMBA提供相關課程教學。
23年的授課經驗,累計講課時間超過2800天;曾為5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進行生產及相關技能的培訓,其中有美國通用電氣、寶鋼集團、上汽集團、中國機車集團、唐山機車、徐州重工、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博世、西門子、霍尼韋爾、考斯特、延峰偉世通、大眾離合器、ZF、華陽-科士達、唐納森、朗訊、梅特勒-托利多、日立半導體、蒂森克虜伯、赫比電子、飛利浦、惠而浦、先靈葆雅、紫江集團、立邦、*、芬歐匯川紙業等知名企業,并受到公司的好評。
職業經歷
1995~1997:豪德機械(上海)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1997~2000:柯達(中國)供應鏈經理(管理三個工廠的全部供應鏈部門);
2000~2003:美標五金(上海)有限公司工廠廠長;
2003~2006:閥安格水處理系統(太倉)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07~2008:安培威(中國)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09~2016:馬斯特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總經理。
講師經歷
2000~2016:兼職培訓講師,主講生產運作學及相關管理類、營運管理類課程;
2017~至今:專職培訓講師,提供公開課、內訓課、企業長期管理顧問、現場咨詢輔導等服務,同時受聘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的管理學院,為MBA、EMBA、總裁班等提供相關課程教學。
專業領域
在工(gong)業制造企業中有20年以(yi)上(shang)的各個層級的管理(li)經驗,負責戰略性規(gui)劃(hua)、生產(chan)、銷(xiao)售、市場營銷(xiao)、采購供應鏈(lian)等各方面的工(gong)作。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56869.html
已(yi)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工業工程公開培訓班
- IE工業工程 楊學(xue)軍
- 現代工業工程IE*實戰 邵老師
- 面向可制造性的設計與工藝優 丁遠
- 八大浪費與IE改善 謝宗誠
- 人機工程系統設計與實踐 Eri
- 現代IE工業工程現場改善與 Ton
- 云計算基礎設施的構建方法及 雷老(lao)師(shi)
- 高級軟件需求分析師 謝(xie)老師
- IE工業工程應用及實操管理 郭曉(xiao)寧
- IE工業工程——精益現場改 郭曉寧
- 統計過程控制SPC與測量系 鄧老師
- 現代工業工程(IE)技術 邵老師
工業工程內訓
- IE工業工程實戰培訓 徐興(xing)濤
- IE工業工程——提升制造競 崔軍
- IE —工業工程實務&LP 周士(shi)量
- 變種變量生產時代的IE方法 葉展芳(fang)
- 工業工程IE方法與精益生產 羅振海
- 現場改善“葵花寶典”——I 黨爭奇
- 工程不良分析 許忠寧
- 工業工程IE應用與生產成本 魯志剛
- 工業工程IE實務與效率改善 許忠(zhong)寧
-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制造 劉毅
- 工業工程和精益生產管理 馬健
- 現代IE工業工程培訓 張沛(pei)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