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ri)程(cheng)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gang)Syllabus
國學經典文化培訓
課程背景:
管理必須和文化相結合,才能收到實效。為什么西方的管理思想、管理工具一旦落實中國企業,往往就會出現嚴重的水土不服現象?究其原因,在于沒有進行本土化改造與中國文化脫節。西方管理重視做事的效率,有條不紊、巨細靡遺的讓人易學易用。所以企業管理功能凡看得見具有一致性標準如規劃、控制、財務、生產、計算機高科技等均須認同西方的規范,勿標新立異;但在人性面無法標準化的領導、溝通、激勵功能就必須結合中華文化的國學經典有效融入民族的特性與風俗民情,有效的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進而對中西管理有全盤性的分析了解。國學在管理上要能實戰運用,首先要會通各家的重要思想,其中兵家告訴我們經營管理的智慧并能掌握市場先機;法家讓我們了解君王層級并掌握法、術、勢的三角關聯運用;道家思想蘊藏豐富的中華文化歷代君王的領導智慧;儒家則讓我們懂得君臣的應對進退之道;而易經總其大成建構和諧的組織文化。
組織運作在西方重在奧林匹克精神的英雄主義,只要領導者有魅力、績效好即可帶團隊;而東方則重在培訓中堅干部(如樹干是樹根、樹葉的樞紐),只要中高層級領導了解國學群經之首----易經,真正的大用正是落實易經的天、人、地三才之道配合組織中的高、中、基層相互對應,即高層是樹根平時要能深藏不露,能而示之不能;中堅是樹干為干部,干部要有能力扮演壞人(黑臉),讓老板當白臉(好人)才是能干;基層是樹葉為服務客戶的第一線,樹葉茂盛,客戶印象好績效自然就好。干部能具備高難度承上啟下的轉化力,能幫領導者做好組織的永續經營。
國學(xue)不但能(neng)(neng)幫助企(qi)業解(jie)決當下管理過程中的(de)難題,還能(neng)(neng)啟發創(chuang)新(xin)性的(de)思維,并且對于(yu)人才(cai)素養的(de)養成具有(you)強大的(de)塑造作用。若企(qi)業的(de)中、高階層領導人才(cai)能(neng)(neng)以(yi)了解(jie)國學(xue)諸子(zi)百家之(zhi)精義,會通各家的(de)重要思想為基礎,整合東(dong)、西(xi)的(de)管理特色(se)并能(neng)(neng)有(you)效互(hu)補,使其(qi)『返(fan)本開新(xin)』,未來將再開企(qi)業更(geng)強、更(geng)大、更(geng)久、更(geng)有(you)價值的(de)新(xin)局。
課程收益:
了解東方文化核心-中華文化的國學經典:儒家、道家、兵家、法家、墨家、釋家等各家思想要義及運用在現代企業的關鍵時機,使企業管理能與時俱進。
深入了解東、西方在管理本質性的差異,進而有效的因地制宜,擁有正確的觀念態度,做好領導者的情緒管理,更進一步領悟國學經典的精髓,提升修己境界。
提升組織領(ling)導(dao)對國學經典(dian)興趣,有助(zhu)于建立(li)企業*的企業文化,并使領(ling)導(dao)者(zhe)重視品(pin)德修養的重要性,了解(jie)領(ling)導(dao)者(zhe)必先修己,方能安人(ren)(安員工、安客戶(hu))。
授課對象:
企業的(de)中高層干部、儲備干部、職(zhi)業精英
授課方式:
講師講授+ 視頻互(hu)(hu)動+案例分析+ 學員(yuan)互(hu)(hu)動
課程大綱:
第一講:國學的價值
為何領導者要學習國學?
國學思想核心價值為何
國學各家思想整合架構
國學影響企業組織文化
國學對現代企業的啟示
領導者要(yao)如何活用國學
第二講:國學各家思想會通
一、從群經之易經為根展開各家思想
1.陰陽調和:
——儒家(較陽剛)道家(較陰柔),·用易經整合(和諧無爭)
2.以無應變
——道家(無為謀略),達成兵家(詭變)的境界
3. 最壞打算,最好準備
——儒家:荀子(性惡)的原因
二、從奇正相生掌握持經達權之道
1.老子思想:
——奇正之道:以正治國,以奇用兵
——水的哲學:上善若水
——其他哲理:正言若反;深藏不露
2.孫子思想:
——奇正之道: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夫兵形象水
——水的哲學:夫兵形象水
——其他哲理:兵者,詭道也
三、組織高中基層對應各家思想運用
1.高層領導:道家、釋家(佛學)最適用
2.中堅干部:儒家、兵家最適用
3.基層員工:墨家(jia)、法(fa)家(jia)最適(shi)用
第三講:從儒家經典中領悟管理智慧
一、《大學》德本才末【人品比才華更重要】:
——大學"德者,本也; 才者,末也"
——易為君子謀,不為小人謀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二、《中庸》至誠如神【至誠真正可以前知】:
——中庸"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中庸"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
——中庸"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易經下經第一卦(三十一卦):咸卦/*的感應力,無心之感
【注】v有心的感應【有心種花花不開】 v無心的感應【無心插柳柳成蔭】
三、《孟子》重義輕利【見利思義之道】: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孟子"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孟子"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 仁,人之安宅也;義,
人之正路也"
——孟子"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 正君而國定矣"
四、和諧無爭【鍋里有碗里才會有】:
——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陰陽調和:陰與陽都是一時的過程、手段,最終的結果、目的是要和諧合作
五、倫理為重【心目中有對方】:
——孟子"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論(lun)語"有(you)子(zi)曰(yue):「其為(wei)人也孝(xiao)弟,而好(hao)(hao)犯(fan)上者(zhe),鮮矣;不(bu)好(hao)(hao)犯(fan)上,而好(hao)(hao)作亂者(zhe),未之有(you)也。君子(zi)務本(ben),本(ben)立而道生。孝(xiao)弟也者(zhe),其為(wei)仁之本(ben)與!"
第四講:從道家經典中領悟管理智慧
一、弱者道之用【柔弱勝剛強】
——柔弱勝剛強。(第36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第43章)
——守柔曰強。(第52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第77章)
——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76章)
——強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第22章)
二、道法自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37章)
三、反者道之動【正言若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第25章)
——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第16章)
——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第65章)
四、無為而無不為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48章)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2章)
——為無為則無不治。(3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37章)
——吾(wu)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jiao),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43章(zhang))
第五講:從兵家經典中領悟管理智慧
一、有效整合組織力的五事七計
——五事:道、天、地、將、法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1.經營理念:道
2.外部因素:(天)時機丶(地)市場
3.內部因素:(將)領導丶(法)制度
二、智慧是能把要利害合在一起看
——孫子兵法(九變篇):"智者之慮,必雜(摻雜;兼顧)于利害,雜于利而務可信也,雜于害而患可解"
——孫子兵法(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三、經營戰略是能讓同業無法超越
——孫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
——孫子兵法(fa):"善(shan)戰者,先為(wei)不(bu)可(ke)(ke)(ke)勝(sheng),以待敵之(zhi)可(ke)(ke)(ke)勝(sheng)。不(bu)可(ke)(ke)(ke)勝(sheng)在己,可(ke)(ke)(ke)勝(sheng)在敵"
第六講:從法家經典中領悟管理智慧
一、法、術、勢對應組織高中基層的運用
1.高層領導:用術
2.中堅干部:任勢
3.基層員工:尚法
二、法家將領導者管理功夫分三等級
——韓非子(八經):"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
三、法家的組織運作規則特性定義:
——韓非子(問辯):"明(ming)主之國,令(ling)者(zhe)(zhe),言最貴者(zhe)(zhe)也;法(fa)者(zhe)(zhe),事最適(shi)者(zhe)(zhe)也。言無二貴,法(fa)不兩適(shi),故言行而(er)不軌于法(fa)令(ling)者(zhe)(zhe),必禁(jin)"
國學經典文化培訓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314229.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楊智雄
國學文化公開培訓班
-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之道 宮老師
- 孫子兵法與管理智慧 佟偉富
- 《周易》哲學與東方智慧 章偉(wei)文
- 《國學與健康》與《朱子家訓 羅大(da)倫
- 北京大學卓越女性與傳統文化 周培(pei)玉
- 國學智慧與現代領導力修煉 岳(yue)老師(shi)
- 【國學與商道大智慧】峰會
- 無錫EDP總裁班 | 國學 吳維庫
- 易經智慧與現代領導藝術 葉東
- 易經與領導智慧高級訓練營
- 品三國智慧,做個好干部 楊天林
- 道德經與老子智慧 姚淦(gan)銘(ming)
國學文化內訓
- 國學在心理學的運用 楊智雄
- 曾國藩的內圣外王之道課程 顏何(he)
- 活用國學經典會通諸子百家思 楊智雄
- 從國學經典有效活用中國式親 楊智雄
- 國學與快樂工作 楊(yang)智雄(xiong)
- 國學智慧與領導力挑戰 文晰
- 國學重塑執行力 賈春濤
- 《國學智慧在工作中的應用》 蘇海軍
- 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齊家和 張益謙
- 創新驅動時代必修課_約古鼎 王(wang)德智
- 國學經典論語在管理中的運用 楊(yang)智雄
- 養心養神——國學智慧與職場 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