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協同創新思維培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協同創新思維培訓
課程背景:
傳統思維方式在這個信息時代已經顯得捉襟見肘,當今是個講究團隊、講求多贏的時代。而協同創新正是這樣一種思維方式,它可以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下,為企業找到一條更加高效地、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路徑。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員可以掌握協同創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整合并利用資源,由自身而帶動周邊,將想法落實到行動,通過這一系列的轉變,完成360度協同創新的落地,取得讓人贊嘆的成果。協同創新的推行,特別適用于從公司整體角度進行創新規劃和創新分解,達成整體績效的大幅提升,同時對于企業員工能力的全面提升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
課程特色:
1、互動性:本課程大量案例練習、團隊研討,輔之以講授、輔導,形式活潑、新穎。
2、實戰性:本課程不僅提供思路、方法,更提供各種有效的工具,拿來即可用,用之即有效。
3、啟發性:本課程的內容具有進一步延展性,對于各種不同場景、不同環境下的創新都具有普遍的啟發性。
授課收益:
1、通過培訓,學員掌握協同創新的理念、方法和思路;
2、通過培訓,學員掌握很多相關方法、技術和工具;并通過課堂的講解、演練,在今后的工作也非常方便地學以致用;
3、系統性地提升學員的創新思考力,通過高效的創新活動提升公司績效。
授課對象: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骨干員工、高潛員工。
課程大綱
第一講:協同創新的力量
一、創新的力量
1、經驗是失敗之母
2、創新的定義與分類
3、互聯網+時代的跨界整合與創新
二、創新升級版:協同創新
1、協同創新的特點
2、協同創新的主體和客體
三、樹立協同創新思維
1、創新的重點:從點到面
2、創新的人員:從個人到團隊
3、創新的方法:從工具到思維
第二講個人的創新能力提升
一、對創新實質的思考
1、創新和優化:兩種路徑的演變
2、創新與理念的關系
3、創新的實質(真相):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1)不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層次不夠案例:三維空間的問題
2)不可能是我們存在思維盲點
3)不可能是我們存在信息盲點
4)不可能是我們存在能力盲點
二、創新思考力:人人都可以學會!
1、創新就是一種思維方法
2、創新就是一套輔助工具
3、創新就是一套完整套路
4、人人都可以成為創新高手
三、創新思考力技術一
1、創新技法之母——奧斯本清單法
2、8+N通道模型與技法拆解
企業案例:德國奔馳、通用汽車
現場演練
四、創新思考力技術二
1、不走尋常路——鄧克爾圖解法
2、反思:死了張屠戶,一定要吃帶毛豬?
3、創新技法模型與步驟拆解
企業案例:賣香園、麥考爾
現場演練
五、創新思考力技術三
無中生有——要素資源整合法
1、“無”與“有”的最高哲學思辨
2、資源整合高效五步法
--明確目標
--設計模型
--確定路徑與伙伴
--設計互惠規則與條件
--整合與及時回饋
企業案例:成都航空與出租車
現場演練
第三講:協同化創新能力提升
一、價值鏈協同創新
1、尋找價值鏈的瓶頸:標準和方法
2、協同突破瓶頸的創新舉措
3、循環突破,直至達成企業整體目標
案例:利潤飆升的背后
二、商業模式一體化創新
1、利益方的分析
2、核心目標與利益分配模式
3、設計基于協同的商業模式創新
案例:夢娜內衣
三、基于整體目標的團隊創新工具
1、團隊共創方法與創新
2、頭腦風暴方法與創新
3、*方法與創新
案例:泰嘉新材100天攻克技術難關
四、全面啟用協同創新
1、重視對創新意識的培養
2、創新結果的激勵策略
結尾:點評、答疑。
本大綱為協同創新課程基本的思路,如企業有其它要求,講師可在實際授課中作出調整。
協同創新思維培訓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261462.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熊偉
創新思維公開培訓班
- 金字塔原理 林若藍
- 優勢思維-問題分析與解決 莫老師
- 開放式創新與互聯網思維 楊飛
- 創新思維訓練 李宣漫
- 傳統企業的互聯網化轉型 周傅峰
- 創新思維與問題分析解決 張鐵軍
- 向IBM學創意:創造性解決 李宣漫
- 經理人解決問題的思路與能力 林老師
- TRIZ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 冀老師
- 創造性解決問題
-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 汪洱
- TRIZ與創新思維 倪老師
創新思維內訓
- 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 張瑞陽
- 高管必備的系統思維與流程思 王翔(
- 《DeepSeek賦能管理 董洪斌
- 3.0-第一性原理創新與問 劉成熙
- 《基于IDEO模型的創新設 聶明
- 3.0-第一性原理:思維方 劉成熙
- 《邏輯思維與表達課程》 董洪斌
- 《結構思考力?問題解決》 隋海濤
- AI+結構化復盤與決策分析 劉睿
- ITR-問題根因分析與系統 鄒亮
- 善思、能說、會寫——結構思 陳德生
- 思維導圖職場高效應用 張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