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美國雜志記者勞特斯問李嘉誠(cheng)先(xian)生(sheng):你能成為(wei)華人首富,是(shi)因為(wei)什(shen)么。勤勞?是(shi)比(bi)別(bie)人聰明?比(bi)別(bie)人更會溝通?
李嘉誠就用兩個字回答:氣概
氣概是什么?氣概是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高度。為什么關羽、張飛、諸葛亮會跟劉備打天下,是因為劉備有匡扶大漢的氣概。如果您希望孩子長大能有一番作為,培養他的精神氣概是最根本的。
勞特斯再問李嘉誠:你這種氣概是怎么培養出來的。
李嘉誠先生(sheng)感(gan)嘆:兒童時期學的《三字經》、《千家詩》、《詩經》、《老子》、《莊(zhuang)子》等,這些知識(shi)彌足珍貴(gui),它令我終身受益(yi)!雖然(ran)李嘉誠只有初(chu)中畢業,但不影響他成(cheng)為大企(qi)業家、大慈善家,所以一(yi)個(ge)人的成(cheng)就,關乎(hu)他小時候(hou)精神(shen)喂養的是什么!
比如魯(lu)迅、老舍、巴金、郭沫若、朱自清、沈從文(wen)(wen)、徐志摩、林語堂、熊(xiong)十力、辜鴻銘、梁實秋、陳獨秀、蔡元培、李大(da)釗等等這些文(wen)(wen)豪(hao),全部都是讀國學(xue)長大(da)的(de),沒有一個是讀我們這些“小(xiao)(xiao)(xiao)明小(xiao)(xiao)(xiao)華上學(xue)校(xiao),小(xiao)(xiao)(xiao)貓小(xiao)(xiao)(xiao)狗哈哈叫”長大(da)的(de),最終他(ta)們都成為白話文(wen)(wen)的(de)文(wen)(wen)豪(hao)!
還有我們國家的領袖孫中山、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溫家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蘇步青。甚至包括臺灣的首富王永慶,雖然是小學畢業,但他飽讀經典,不妨礙他成就一番大事業。海爾的總裁張瑞敏,也曾說過他是應用國學的智慧讓海爾走向全世界。
各位家長朋友:關乎他們的小時候精神喂養是什么?這至關重要!
如果您生(sheng)的(de)是(shi)(shi)一(yi)個兒子(zi),記住(zhu)了,一(yi)定要讓他讀(du)國學,國學能教會(hui)你您的(de)兒子(zi)做一(yi)個正直的(de)男人,一(yi)個頂天立地的(de)男子(zi)漢(han),他的(de)思(si)想(xiang)像(xiang)大海一(yi)樣(yang)深邃,他的(de)心(xin)胸像(xiang)天空一(yi)樣(yang)開闊,他*不(bu)會(hui)為了一(yi)點小(xiao)(xiao)(xiao)是(shi)(shi)小(xiao)(xiao)(xiao)非斤斤計較,更(geng)不(bu)會(hui)因為一(yi)點小(xiao)(xiao)(xiao)小(xiao)(xiao)(xiao)的(de)挫(cuo)折,就悶悶不(bu)樂(le)。
如果您生(sheng)的是一個女(nv)(nv)孩,就(jiu)更應該(gai)讓她(ta)讀(du)國學(xue),因為國學(xue)能教會(hui)您的女(nv)(nv)兒,像(xiang)水一樣柔軟,上善(shan)(shan)若(ruo)水,水善(shan)(shan)利萬(wan)物而不爭,會(hui)教會(hui)你的女(nv)(nv)兒自尊自愛、善(shan)(shan)良賢慧。
江蘇輔延小學(xue)(xue)曾(ceng)經做過的國(guo)(guo)學(xue)(xue)教學(xue)(xue)實(shi)(shi)驗(yan),這個教學(xue)(xue)實(shi)(shi)驗(yan)證實(shi)(shi)了(le)(le),讀(du)了(le)(le)三年國(guo)(guo)學(xue)(xue)的孩(hai)子(zi)(zi),識(shi)字(zi)(zi)量基本達(da)(da)到了(le)(le)4000多個字(zi)(zi),大家知道(dao)嗎,現在(zai)我們(men)小學(xue)(xue)六(liu)年的語文教育,孩(hai)子(zi)(zi)也(ye)只能認識(shi)2450個字(zi)(zi)而(er)已。所以,讀(du)了(le)(le)三年國(guo)(guo)學(xue)(xue)的孩(hai)子(zi)(zi)的語文程(cheng)度已經達(da)(da)到了(le)(le)高中生水平,甚至一些聰(cong)慧(hui)肯(ken)用功的孩(hai)子(zi)(zi)已經達(da)(da)到大學(xue)(xue)中文系的水平。
除大量識字之外,國學還能給孩子帶來些什么?
《易經》不學易,無以為將相、無以成太醫
1、《易經》16589字。2、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帛書易經》的字數是4934字。《易經》就是經典的源頭活水,在《易經》的影響下,產生許多著作,比如《道德經》《黃帝內經》,都離不開《易經》的 思想,在《易經》的影響下,發展出道家、儒家、醫學、甚至于兵法等等,那么,我們就跟在圣賢后面,也去喝源頭之水,來讀群經之源,萬經之首,看到了那些著作對圣人有著深遠影響!圣人以不言之教告訴我們該選擇什么書讀,那么,我們按照圣賢的指引,讓孩子從高起點起飛!我們也讓孩子讀讀《易經》!童蒙養正!
2、《大學》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
約2000字,孫中山先生稱這本書是“中國獨有之寶貝”,是中國人必讀的一本書。曾國藩選拔人才的標準“功名看器宇,事業看精神”,所謂“器宇”即一個人的心量。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認為:讀《大學》可以培養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小就建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人生格局。
3、《中庸》“和諧”人生的指南
約4000字,“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變”,所以,《中庸》說的就是永恒不變的和諧之道。學了《中庸》,能夠開發領導潛能,培養處理人際關系的智慧,成為一個高EQ素養的人才。
4、《老子》中國人的智謀奇書
約5000字,是中國人的智謀奇書,眾所周知的《孫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智慧可以運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例如: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丁肇中就將《老子》的思想運用到科學研究領域;企業家張瑞敏則運用《老子》將海爾打造成世界知名企業;從小熟讀《老子》,領悟《老子》,可 以使人智慧超群,卓爾不凡。
5、《論語》中國人的“圣經”
約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來就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贊譽,它形象、生動地教會我們人生永恒的法則,從小熟讀《論語》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個人無論是經商、從政,還是企業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識人、選擇朋友等等,都能從《論語》中得到巨大啟發,教會一個人“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 練達即文章”。
6、《千字文》“天下第一字書”
由1000個不重復的漢字編成的韻文,是最好的童蒙識字教材。詞藻華麗,語言優美,且脈絡清晰,熔自然、社會、歷史、教育、倫理等知識于一爐。學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輕松開始閱讀,及早養成自主學習的興趣及探究式學習習慣。
7、《三字經》中國文化史綱
約1100字,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向全世界發行和推薦。《三字經》是一部高度濃縮的中國文化簡史。學了《三字經》,就等于將中國文化史綱記在腦子里,對孩子的升學考試和文化修養都有極大的幫助!
8、《弟子規》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
約1000字,是一整套系統化的“兒童行為守則”。《弟子規》是教育小朋友從小懂禮貌、講信用、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姐妹、和別人平等相處等,而這些正是一個人與社會接軌的通行證,直接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礎。
國學經典教育已經幫助世界上1500多萬華人家庭提升了教育理念。相信有緣接觸到國學經典的家長及孩子,必定會受益匪淺!
【教子有道】
《朱子治家格言》中講:讀書志在圣賢,為官心存君國。國學經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這樣的孩子才是人格飽滿,人性光明,德才兼備的孩子。為人父母,我們應該讓孩子在童蒙時期就做到親近圣賢,開啟孩子的智慧。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