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生產培訓課程內容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Syllabus
課程大綱:
模塊一
n夯實效率改善基礎
1.督導師的理念和使命
2.訓練的基本方法及應用
3.效率與利潤關系
4.效率的衡量方法(練習)
5.影響效率因素解讀
6.標準時間的定義
7.標準時間的構成與作用
8.標準時間制定2法寶
9.設備操作標準化
10.手工作業標準化
n現場輔導:標準時間的制定
n作業:制定某崗位的作業指導書及設
備操作指導書
互動式授課
案例展示
小組討論
模擬游戲
現場輔導與實習
課后作業
1.學會制作SOP
2.掌握標準時間制定方法
授課時間:1天輔導時間:1天
模塊二
n上期作業點評
n提升問題發現能力及動作改善
1.浪費在精益生產中的定義
2.現場7大浪費的原因剖析
3.常見的10種動作浪費現象
4.識別浪費3法寶
5.案例練習
6.增值與非增值動作
7.18種動素分析
8.動作改善原理與要點
9.案例---活用動作經濟原則
10.案例分析與討論
n現場輔導:
n作業:
互動式授課
案例分析
模擬游戲
小組討論
現場輔導與實習
課后作業
1.掌握如何在自身的工作崗位中發現各種可能存在的浪費
2.掌握效率衡量及計算方法
1.學會運用流程分析與改善方法進行現場效率改善
2.掌握如何改善不合理的現場布局
授課時間:1天輔導時間:1天
模塊三
n上期作業點評
n邁向“零”切換改善
1.切換時間的定義與構成
2.影響切換時間的原因剖析
3.實現“零”切換的基本思路
4.邁向“零”切換的操作要領
5.實現“零”切換3步驟
6.切換改善技巧
7.案例練習
n現場輔導:產品切換改善
n作業:改善某臺設備的換模時間
互動式授課
案例練習
案例分享
小組討論
現場輔導與實習
課后作業
從影響平衡效率各因素出發,運用切換改善方法來提高生產效率
授課時間:1天輔導時間:1天
模塊四
n上期作業點評
n平衡改善與工程設定
1.整體效率與個別效率
2.平衡率的衡量方法
3.影響平衡率要因分析
4.平衡改善要點與步驟
5.平衡改善法則
6.工程設定改善
7.各種改善方法的運用
8.案例分析
n現場輔導:生產線平衡分析與改善
n作業:改善某條生產線的平衡效率
互動式授課
模擬游戲
案例分析
現場輔導與實習
課后作業
運用平衡改善方法來提升生產效率
授課時間:1天輔導時間:1天
模塊五
n上期作業點評
n流程分析與布局改善
1.流程分析方法
2.流程改善2法寶
3.布局設計種類及運用范圍
4.布局改善原則
5.工藝流程及節拍分析
6.布局分析與設計2法寶
7.布局改善實施要領
8.案例分析
n現場輔導:
n作業:
互動式授課
案例展示
現場輔導
課后作業
培訓師介紹
長期從事現場管理、效率改善、生產成本及精益生產研究工作。陳老師歷任臺資(環球科技)、運機集團(民企)、日資世界五百強企業(奧林巴斯)、IE主管、中層管理、高層管理,具有多年國際*企業的生產管理實戰經驗。從事管理咨詢顧問工作后,先后負責多家大型知名企業的咨詢項目和培訓,具有豐富的現場輔導及培訓經驗;陳老師提倡“高效、實用”的培訓理念,是中國實戰派顧問師和培訓師的代表。
服務過的客戶有:航天運載火箭十一研究院、航天運載火箭第一研究院、森遠集團、亨通閥門集團、江西雙胞胎集團、四川通威、廣東海大集團、貴州西洋肥業、江蘇世紀天虹紡織、宏國化工、新疆硅業、煙臺喜旺食品、新世紀石英玻璃、雅迪眼鏡、東盛實業、順峰包材、深寶華實業、中集集裝箱、株洲時代電子、東莞雋思、南車株洲電力機車、南車株洲電機股份、南玻集團、運機集團、廣汽本田、長城科技等
轉載://bamboo-vinegar.cn/gkk_detail/11209.html
已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陳進華
生產計劃公開培訓班
- 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計劃與排 蔡岳
-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PMC 王老師
-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PMC 蔡老師
- PMC-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 李文發
-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PMC實 雷衛旭
- 標準工時與生產線平衡管理實 陳志華
- TPM—全面生產管理活動 王老師
- 柔性生產計劃與排程管理 蔡岳
- 多品種小批量下的生產計劃與 孫老師
- 供應鏈計劃管理PMC—高端 雷衛旭
- 多品種小批量下的生產計劃與 張小強
- 多品種小批量下的生產計劃與 蔡岳
生產計劃內訓
- 生產計劃與物料管理PMC 陶建科
- 《生產統計與數據分析》 范斌
- 生產計劃與物料控制 陳小之
- 多品種小批量生產計劃柔性排 宋曦
- 多品種小批量運營管理QDC 劉寶生
- 小批量生產計劃柔性排程管理
- 多樣少量市場下的PMC管理 王國超
- AI賦能--交期異常分析與 程平安
- 安全生產與AI融合應用培訓 李涵
- AI人工智能對于生產計劃的 吳正偉
- 工廠價值流分析&制造成本控 劉寶生
- AI驅動下的PMC新實踐: 宋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