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華為學管理”系列原創文章為常亮(liang)老師(shi)助手楊林研讀筆記
今天在華為大學所著的《熵減》這本書里看到這樣一段話:
“曾經有(you)一(yi)(yi)個(ge)(ge)學者研究了世界500強企(qi)業(ye)里面倒閉的(de)公司,發現(xian)它(ta)們有(you)三個(ge)(ge)共同特征:第一(yi)(yi),都有(you)一(yi)(yi)個(ge)(ge)企(qi)業(ye)博物館,企(qi)業(ye)博物館里面放著(zhu)公司從成立每一(yi)(yi)代(dai)的(de)每一(yi)(yi)款產品;第二,每一(yi)(yi)個(ge)(ge)崗位(wei)都有(you)職(zhi)位(wei)說明書(shu),說這個(ge)(ge)崗位(wei)應該對什么(me)負責,要做什么(me)事情;第三,每個(ge)(ge)員(yuan)工都有(you)一(yi)(yi)本流程操作(zuo)指(zhi)導書(shu),講解在流程中(zhong)哪(na)個(ge)(ge)崗位(wei)要進行哪(na)些操作(zuo)。”
有企業(ye)博物館,說明企業(ye)的(de)(de)(de)決(jue)策(ce)層比較“念舊”,但一(yi)個每(mei)天(tian)懷念公(gong)司過(guo)往成績的(de)(de)(de)團隊,怎么能打贏今天(tian)的(de)(de)(de)戰爭?有些(xie)事情過(guo)去了就是(shi)過(guo)去了,不(bu)同的(de)(de)(de)產(chan)業(ye)周(zhou)期需要不(bu)同的(de)(de)(de)打法,在(zai)過(guo)去很厲害的(de)(de)(de)招數(shu)放在(zai)今天(tian)或許反而是(shi)阻撓。任總自(zi)是(shi)看到了這點,當有人(ren)向任總建(jian)議修建(jian)一(yi)個華為博物館時,他(ta)斷然拒絕了。
職位說明書按理說是大企業的標配,但就是這些“必須”有的文件,以及文件所代表的制度與文化與管理體系,將一個又一個巨無霸企業推倒在了時代的后面。
流程操作指導書和職位說明書一樣,在大型企業里都是標配,是必須有的文件。人們認為,企業里那么多人,不把每項工作內容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員工怎么知道自己該干什么?員工們的工作成果怎么檢驗?
但水能載舟(zhou)亦能覆(fu)舟(zhou),就是(shi)這些曾經“很有用”的(de)繁文縟節(jie)在(zai)過去的(de)某個時間節(jie)點促進了企(qi)業的(de)高速發展(zhan),但她一(yi)定不是(shi)一(yi)勞永逸的(de),當企(qi)業里的(de)決策者用刻舟(zhou)求劍的(de)思維模型去應對(dui)今天的(de)市場時,結果早已(yi)注定。
經營企業就是一場高風險的博弈之旅,對企業的最高決策者,決策團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每天都得在學習狀態,在吸收外界有價值的信息的狀態,在使能量持續流動的狀態,在促成熵減的狀態。
任何覺(jue)(jue)得(de)自己的智慧(hui)“夠(gou)用”了,覺(jue)(jue)得(de)團隊(dui)的智慧(hui)“夠(gou)用”了的企業,都極有(you)可能迎來巨大的風險,未雨綢繆方是良策。
本文為(wei)常(chang)(chang)亮老(lao)師(shi)助手楊(yang)林原(yuan)創(chuang)。楊(yang)林本人有12年培訓(xun)咨(zi)詢行業(ye)(ye)經(jing)驗,工作(zuo)之余研究研究企業(ye)(ye),寫點小文章(zhang)。常(chang)(chang)亮老(lao)師(shi)常(chang)(chang)駐上海,為(wei)知名(ming)領導(dao)力(li)專家。常(chang)(chang)亮老(lao)師(shi)品牌課程:《管(guan)理(li)變革與精益領導(dao)力(li)》、《卓(zhuo)越(yue)凝聚高績效團隊的(de)(de)鍛造》、《如何成為(wei)卓(zhuo)越(yue)管(guan)理(li)者》、《從業(ye)(ye)務骨干到(dao)卓(zhuo)越(yue)管(guan)理(li)者》、《組(zu)織溝通文化的(de)(de)變革與卓(zhuo)有成效的(de)(de)管(guan)理(li)溝通》等(deng)。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0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