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90后員工難管理,請問是90后太任性還是領導方式太過時?
導致職場戰斗的指揮官們陷入指揮失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職場代溝?管理知識落伍?還是對牛彈琴的價值觀不同頻?
重要提醒:本文中的70、80、90不是指生理年齡,也不是心理年齡,而是(???)年齡。
看完本文后,你將知曉以上問題及上面括號中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這個答案可以讓你實現在不同年齡段里,管理的更加游刃有余、得心應手。歡迎“企業交流群”探討交流(t76956865)
隨著90后的隊(dui)伍大批登臺(tai)亮相之后,職場上逐漸形成了70、80、90混搭的團隊(dui)。
你需要剖析這三種人,各自都以什么為中心和當下他們分別又處在什么樣的狀態及階段!!!
70后以長遠目標為中心,為了追求成功,為了生活有意義而奮斗,可以犧牲當下的快樂,在心中默默描繪美好明天的藍圖,忍著吧,總有一天會更美好。
70后的拼搏精神,加上當時還算踏實的社會環境土壤的養分,大多數70后都謀求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資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80后以自我為中心,享受生活,追求活在當下,他們本是自由享樂的代名詞,但社會現實又將向往火星的他們牢牢吸引在地球表面,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徘徊。
90后不知道以什么為中心,也不明確追求什么,更不知道明天會是什么樣的。活蹦亂跳地活在地球表面,但思維早就逃離了地球引力,處于“虛無境界”的90后,更加重視自己某一時刻的感受,不必為了更好的明天而虛度美好的今天。
70后已步入人生的穩定階段,他們是最“忙碌”的一群人,勇敢地扛起“責任”的大旗,同時在他們眼里人生平淡,但也難免焦慮。
80后正處于人生的而“立”之年,他們忙著打拼事業、組建家庭,他們的詞典里只有一個詞“奮斗”。
90后是當下最鮮活的一股生命力,最能代表他們的詞是“成長”,然而年輕的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迷茫,他們覺得孤獨,但也尋求改變。
一群“忙碌”的人指揮一群“奮斗”的人去管理一群“成長”的人,這是當前職場上的主流。可是,職場戰斗的指揮官們陷入了“迷茫”,因為指揮失靈了。
之(zhi)前從老一輩(bei)身上學(xue)到的東(dong)西作用于90后(hou)(hou)時,基本啞火,搞(gao)得夾在(zai)中(zhong)間(jian)的80后(hou)(hou)也不知(zhi)所措,怨聲(sheng)載道。
場景一:
80后:領導,部門又有3個90后不辭而別了。
70后:這幫小孩真不靠譜。
90后:#%……**(……%
旁白:對90后的日常管理中,要能促膝談心,不能用制度規定去約束,找到90后的事業興趣所在,并激發他們。
場景二:
80后:部門的90后上周請假了,本周又要請假一天。
70后:不批準!
90后:(*&……%
旁白:你知道員工為什么要請假嗎?不知道的情況下就“不批準”?
場景三:
70后:部門要招聘一些能吃苦、有敬業精神的新員工。
80后:上周面試通過的幾個90后都不能吃苦,不來了。
90后:*&……%%*&)))
旁白:這都啥年代了,還要吃什么苦啊?工作有勁有奔頭自然就有敬業精神,工作有搞頭自然就能吃苦啊。
場景四:
80后:上次安排給幾個90后的工作,他們都不按照我們規定的工作程序工作,打亂了工作計劃。
70后:公司工作手冊上的流程很清楚了,為什么不遵守?
90后:(**&……&)(…………
旁白:工作目標、規則確定的情況下,還要按照老黃歷干活?“價值創造”才是更值得肯定的工作模式。
《時代周刊》曾經引用過一位中年作家的話說“經驗豐富的領導們長輩們都表示,在他們的一生中從未遇到過像眼前的這代年輕人一樣,自私、無禮和只會享樂。”
注意,這句話不是今天說的,而是在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100年過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認為下一代的年輕人不如自己,可是社會發展已經證明,一代確比一代強。
社會是發展(zhan)的、進步的,怨聲載道無益。只有找到鑰匙,才能開啟(qi)新生代生產(chan)力之門。
1、權力心態清零
在面對新生代管理時,很多管理者拋出了“管理知識無用論”,認為用之前的管理方法管90后,管理知識被證明已經不適用了。
其實,那只是“你的管理知識落伍了”、“你的靈活變通能力落伍了”。唯有管理者權力心態清零,才能重生。
鷹是壽命最長的鳥,當它活到四十歲時,喙、爪子、羽毛都已經老化,這時它必須飛到懸崖上,用巖石把喙敲掉,讓新的喙長出來,把指甲拔掉,讓新的爪子長出來,把羽毛拔掉,讓新的羽毛長出來,五個月以后才可以重新飛翔,這樣它可以再活三十年。
70后已經四十歲了,該自虐式重生了。
80后也該為(wei)再一次(ci)的(de)翱翔做新(xin)的(de)準備了(le)。
2、融入新生代
自虐式重生,將自己的管理心態清零。跳出自己的框架去理解新世界,才能融入新世界。
融入新生代的世界觀。去了解他們對生活工作的看法、對金錢的看法、對權力的看法。
融入新生代的生活中。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用情感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去。
不(bu)同時代、不(bu)同社會背景(jing)下成長的人,價值觀、對待生(sheng)活的看(kan)法(fa),差異必然(ran)存在(zai),只(zhi)有(you)對價值觀、生(sheng)活觀有(you)了(le)解之后,才能(neng)更好(hao)相處,相處得當(dang)(dang)了(le)才能(neng)管(guan)理得當(dang)(dang)。
3、管理方法還是有用的
用老黃歷管理新生代,會產生出“管理無用論”的念頭。
隨著職場晉升的步伐,組織中提拔了很多人,在從業務崗位到管理崗位的轉變中缺少管理知識的提升,很多人本身對“管理”就缺少學習和實踐,
而是用“老黃歷”、“土方子”做管理,導致遇到棘手問題、遇到不聽話的下屬,就觸手無策拋出“管理無用論”,習慣性地從“外部”找原因。
其實,管理方(fang)法的效(xiao)能(neng)邊(bian)界還是有效(xiao)的,并不會(hui)失效(xiao)于90后。
各種管理方法的使用,一直遵循幾點,從未改變:
首先,要對管理方法本身了解透徹。拒絕一知半解的生搬硬套,多讀幾本管理書籍、多掌握幾種管理方法,讓自己的管理知識與管理位置匹配起來,避免職位上升與管理知識貧瘠的矛盾出現。
其次,要對管理方法的使用靈活變通。管理知識體系完善了、知識學習透徹了,就能靈活變通地使用,讓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經常梳理,避免知識與應用脫節的現象出現。
再(zai)次,要對(dui)(dui)管理(li)對(dui)(dui)象加深研究。對(dui)(dui)90后人員的(de)了解、對(dui)(dui)新生代人員的(de)融入,能讓管理(li)者換位思考,從而設計管理(li)實(shi)踐(jian)(jian),避免(mian)管理(li)實(shi)踐(jian)(jian)與(yu)被管理(li)對(dui)(dui)象不適宜(yi)的(de)現象出現。
90后不容易管理,要改變的是我們70后、80后。
同時,90后也要與70、80后多融洽,積極展示“被管理”的狀態,在沒有實力形成自己的規則之前,遵守現有的規則,不要拗、不要逃。
只要思維上融洽了,哪有什么職場代溝?
文章看完了,請問90后員工難管理,是90后太任性還是領導方式太過時?
導致職場戰斗的指揮官們陷入指揮失靈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職場代溝?管理知識落伍?還是對牛彈琴的價值觀不同頻?
本文中的70、80、90不是指生理年齡,也不是心理年齡,而是( )年齡。
你得出答案了嗎?同時目前你正處于哪一“年齡“階段呢?
感謝你的閱讀!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0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