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時代是用文化做管理的時代,也是用文化致富的時代。企業文化也是當今企業作為核心競爭力之一,更是企業管理當中重要的內容,可想而知設計好良好的企業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件重要事情。企業有了文化,才算是有了活力,才能獲得生存、發展和十倍成長!
1.企業文化特征
穩定性、錄活性、外部適應性、內部可整合性
2.企業文化模型
3.企業文化的組成
物質文化層、制度文化層、精神文化層
4.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同之處
對象及內容:都是以人為對象,有思想工作內容,做思想觀念方面的工作
著眼點:都是為了提高工作對象的思想水平,培養“四有”職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而開展工作
工作方式:都通過有形的方式(如開展職工教育)或無形的方式(如有確定正確價值觀),借助樹立榜樣來做工作
關鍵人物:都要照領導人的率先垂范、身體力行才能做好工作。
5.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之處
內容:思想政治工作重點解決員工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理念和信念等問題;另外一定還有保證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企業落實的內容;
企業文化涵蓋的文化面比思想政治工作寬,不僅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價值觀,還包括生產經營方面的傳值觀;除此之外,還包括企業的制度文化、物質文化等內容。
共性與個性:思想政治工作中許多政策性、政治性的內容和任務具有社會的共性;
企業文化更多地注重企業的特色和個性
功能: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主要側重于政治方面;企業文化主要側重于管理方面。
6.企業文化設計思路
MI:理念識別系統(Mind Identify System),企業之“心”。MI是CIS(Corporate Identify System)戰略運作的原動力和實施的基礎,也是企業的最高決策層。理念識別包括經營觀念、企業文化、精神標語和方針策略等。其中企業口號是它的具體表現之一。
BI:行為識別系統(Behavior Identify System),企業之“手”。BI規劃著企業內部的管理、教育以及企業對社會的一切活動。對內的活動包括:干部教育、員工教育(這里又包括服務態度、服務技巧、禮貌用語和工作態度等)、工作環境等項目;對外的活動包括:市場調查、公共關系、廣告宣傳、促銷活動等。企業積極參與社會事件和公益活動,也屬于活動識別的范疇,其目的在于贏得參與活動的社會公眾的認同。
VI:視覺識別系統(Vision Identify System),企業之“臉”。VI是理念識別的具體化和視覺化,通過組織化、系統化的視覺表達形式來傳遞企業的經營信息。視覺識別的內容較多,涉及面廣,效果也最直接。其基本要素有企業名稱、銘牌標志、標準字和標準色等,并把它們應用于產品、包裝、辦公用品、交通工具等處。
7.企業文化診斷分析方法
8.企業文化的價值
所以,一個想要實現十倍增長的企業,想要具有良好的、持續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增加對本企業忠誠的客戶群體,提高他們對本企業的信賴程度,因此就必須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也就是說,良好的經濟效益來源于良好的企業形象,良好的企業形象則是依賴于優秀的企業文化。
轉載://bamboo-vinegar.cn/zixun_detail/111718.html